親親看到這里是因為訂閱比例不夠喲,前方正文正在解鎖中,感謝支
“一杯棗粥足矣?!痹S盈指了指罐中的紅棗粳米粥,仲兒立刻給他倒了一碗。至于其他的,許盈一筷子都沒動,是給仲兒她們留的——婢女們都是有份例的,但那是日常兩餐。其他時候吃東西是主人的特權(quán),奴婢若要就得看各人情況,并非分內(nèi)。
正喝粥的時候,一個僮兒引進來一個少年,稟報道:“郎君,這是郭管事的外甥,郭管事差遣來的?!?br/>
說完少年便行禮。
許盈一眼看過去,這少年年紀不大,不上十歲。臉生的俊秀又討喜,有一股機靈勁兒。而且還很有記憶點很容易就注意到他頭發(fā)的顏色和眼睛的顏色——結(jié)成兩個總角的頭發(fā)仿佛稻草一樣,但這并非是受到了虐待營養(yǎng)不良,他臉上有肉、白里透紅,平日應(yīng)該不缺營養(yǎng),之所以如此大概只是天生的。
有些沒有結(jié)進總角的碎發(fā)非常不服帖,好像隨時要飛起來一樣。
至于眼睛則是一種漢族中少見的、接近琥珀色的淺棕,很容易讓人覺得他是不是有胡人血統(tǒng)。但看其他的面部特征又讓人覺得不像不過,不得不說這雙比普通人淺的多的眼睛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特別亮,像是陽光照耀下的泉水,折射出太陽的碎片。
少年似乎一點兒也不認生和緊張,笑嘻嘻地說起了自己來的緣故——他名叫吳軻,是郭虎的外甥。郭虎與自己的妻子感情很好,但成親十來年一直無所出,家中父母非常不滿。郭虎自己倒是不太在意這些,所以收養(yǎng)了外甥吳軻。
這次來豫章是郭虎主動請求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夾在父母和妻子之間實在不好做人。不然的話,以他父親心腹的身份,他大可一直留在洛陽,再不濟也是回汝南。
郭虎讓吳軻過來,是擔心許盈新到陌生的地方不適應(yīng),吳軻就相當于一個玩伴和導游。他在這座莊園已經(jīng)生活了一年,對各處都很了解,許盈有什么想知道的,又或者有什么要求,有吳軻幫忙都能更好解決。
許盈笑著點了點頭,卻沒有問太多,只是在園墅中走了走,讓吳軻作陪而已。但就是這樣,許盈也從吳軻時不時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了不少事。
華夏貴族造園的傳統(tǒng)是源遠流長的,有自己的美學在其中。其中第一個黃金期就是兩晉時期,許盈生活在這個時代也差不多——從皇家園林、頂級門第園林,到如今園林已經(jīng)成了具有大筆資財人家的標配,正是此時才有的變化!
而且,這個時候的園林已經(jīng)有了一套完整的美學,一般來說講究自然之美,講究居所和自然的結(jié)合。這一點在這座東塘莊園中可以明顯看出,圍墻圈起來的居住區(qū)內(nèi)有竹林,有松柏,有假山,有池塘,處處仿照自然山水,但又不是真正的自然山水。
經(jīng)過細心打理比自然之景更具美感。
許盈散步的這一點兒時間根本不可能走多遠,所以東塘莊園別說是整個莊園了,就算是居住區(qū)都沒逛多遠,只能說是看了看花園一帶。但從吳軻口中得知,許盈來之前莊園中最好的幾個院子全都是空著的,居住區(qū)這邊邊緣倒是住了一些管事、典計及家人,另外打理花園、整理房間宅院的仆人也住在這里。
但是在莊園中勞作的佃客等等,就根據(jù)工作地點的不同,安置在東塘莊園的各個角落。
東塘莊園算是一個比較大的莊園了,兩百頃的土地,若這些人都住在這邊,反而不方便工作——此時的莊園基本上等同于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王國,規(guī)模大是常見的。之所以會有這種生產(chǎn)方式流行,很大原因是戰(zhàn)爭太過頻繁。
戰(zhàn)爭、災(zāi)荒之下,脆弱的、一家一戶的生產(chǎn)單位就像是肥皂泡沫,一觸即碎。莊園的話則可以關(guān)起門來過日子,自給自足,如果有天災(zāi),抗風險能力要強得多。要是有人禍,莊園的人手也可以抵御一部分。
小型莊園十幾頃、幾十頃,大型莊園幾百頃,在世家大族來說是很常見的。
當然,完全交給一個小孩子這就很少見了——這座莊園是為了供養(yǎng)許盈而存在的,這自然不符合‘父母在,無私財’的大家族規(guī)矩,但許盈的情況和一般的大族子弟有些不同。
他來豫章對外有一個說法,是出家做道士了,這是為了祈福養(yǎng)身。父母為他準備的各種財貨,實際上有提前分家產(chǎn)的含義,這在正常情況下是荒唐的做法,但若扯上出家為僧道就不同了,畢竟一旦進入道門很多事就不能用凡俗中人規(guī)矩來約束了。
事實上,他身體雖弱,卻是貴族子弟很常見的弱,不至于要如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