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看到這里是因為訂閱比例不夠喲,前方正文正在解鎖中,感謝支畢竟這年頭的人是非常重視家族的,隨隨便便當著人家孩子的面貶斥孩子長輩,即使說的有理,那也是無禮。小孩子除非是不懂事,不然也要對此據(jù)理力爭一番。
然而,許盈又不得不在理智上贊同裴慶的話許仲容這個族叔實在沒有太多他值得他學習的地方。
要說才華,若他真的有才,也不會在有許家做靠山的基礎(chǔ)下,這么多年也沒混出頭。要說他德行出眾,以前許盈不了解也不好說,但經(jīng)過之前的事,他也大可得出這人品德也一般的評價。
才德不具,他和許仲容學什么呢?
末了,許盈也只能嘆口氣:“裴先生要吃楊梅嗎?”
裴慶聽了許盈這話,顯然會意,嘖嘖了兩聲道:“這時節(jié)哪得楊梅?倒是園中有孔雀,燒一只孔雀來吃才好!”
兩人說的是‘楊氏之子’的典故,孔坦去楊府做客,楊氏之子以楊梅待客。孔坦見了便開玩笑說‘這是你們楊家的果子啊’,卻不想這個機靈沒抖對,人家不止不笑,反而被他得罪了,直言道‘我倒沒聽說孔雀是你孔府的家禽’。
此時的人十分重視家族、孝道之類,拿人家家族姓氏,或者長輩姓名開玩笑,那肯定是要生氣的。
許盈不好真的就順著裴慶吐槽許仲容,說他傻缺!但讓他義正言辭地維護許仲容這也很難,他本質(zhì)上是受現(xiàn)代教育長大的,維護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即使這人名義上是他家遠親,他也做不到啊。
也只能這樣說了。
然而裴慶也很懂,立刻知道許盈也不是很喜歡許仲容。若他真的尊重許仲容,就該直接回擊才對,或許普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回擊,但裴慶相信許盈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之所以會這樣說,本身就已經(jīng)足夠說明情況了。
許盈因為上次的事,也意識到許仲容可能不會是個好老師,但他其實也沒太在意這件事。畢竟他現(xiàn)在也就是啟蒙階段,這一階段讓無雙國士來教是這樣,讓一般文士來教也是這樣。
許仲容或許不夠出色,但想來啟蒙是不成問題的。
裴慶雖然不爽許仲容給許盈當老師,鄙視許仲容鄙視的要死,但顯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又陰陽怪氣了幾句,這才轉(zhuǎn)而問道:“跟從許明德讀什么書?”
許盈不知道他怎么對這件事這樣上心,但還是老老實實道:“自然先讀《孝經(jīng)》、《論語》,而后再治《詩經(jīng)》等等?!?br/>
其實許盈已經(jīng)讀過《孝經(jīng)》和《論語》了,但家學啟蒙就是這樣,肯定要從頭教起的——因為在啟蒙之前就算有口傳心授,讀過一些《孝經(jīng)》《論語》,也很難說是讀通了。讀書最忌諱一知半解,因此還不如多花時間精力再教一次。
“你識字時學的什么?”裴慶又問。
上輩子的事自然不必說,許盈想想這輩子的經(jīng)歷,輕聲道:“家母口傳《倉頡篇》,后父親手把手教習。待《倉頡》學完,大兄便贈了我一部《說文》,如今已看完大半?!?br/>
《說文解字》是字典,但又不僅僅是用來查字那么簡單,里面相關(guān)聯(lián)了很多典故、歷史的東西。這個時候真用《說文解字》來查字,那反而很罕見——會讀《說文解字》的人往往用不著查字典。
“此外讀何書?”裴慶驚訝于許盈耐得住性子,要知道《說文解字》這種書感興趣的大人才覺得有趣味,讀的下去。一個小孩子不知道其中的好處,只會覺得枯燥。而且相對于此時的書籍來說,《說文解字》已經(jīng)算是鴻篇巨著了,能耐下心來看完大半,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殊為不易。
裴慶自己也沒通讀過《說文解字》誰沒事會特意把字典從頭到尾讀一遍??!
雖然許盈如此,有《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是同族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